经营线下品牌,拼的是渠道,谁能快速占领渠道,更多地让用户接触到自己的产品,谁就更容易成为品牌。
而到了线上,这个区隔就被打破了。
①货架被无线放大,随便什么关键词都能搜索出几万条结果。现在淘宝默认展示100页,很多关键词搜索的时候展示结果都超过100页,当然后面的不予展示。
这就意味着,竞争被放大了,原来在线下,如果你卖包子,一条街很可能就你一家在做,现在到了线上,有几十万家店跟你在竞争,竞争指数明显不是一个量级。
②长尾效应开始凸显。再冷门、再小众的产品也能够找到喜欢它的买家。
在线下你的用户是方圆五公里的人,假如有十万用户的话,而线上你的用户是十个亿的买家,这就意味着你的发展机会被放大了至少1万倍。这让大多数小众品牌崛起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2012年,裂帛拿下了双十一女装销量第一名的业绩,到目前为止,纯粹的淘品牌年销售过亿的有几千家,包括韩都衣舍、粉红大布娃娃、三只松鼠、小狗电器等,都在线上扬眉吐气,创造了淘品牌佳话。
▌信息透明化
第三个区别是信息的区隔和信息的透明化。
在线下,商家很多时候是在赚“信息不透明”的钱。你从批发市场五块钱买过来的产品,在店里面卖一百块钱没有人说不合理,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进货价是多少,而且因为比价麻烦,大家也不知道其他家都卖多少钱。在菜市场买菜,小区东边的菜市场和小区西边的菜价可能都不一样,但买家大多都不清楚,也不比价。
但是在线上信息的壁垒就被打破了。
①影响最大的是利润空间透明化。买家搜索一个关键词,你的产品和无数个竞品的产品都在一个页面赤裸裸地显示着价格,你再想卖高价就变得很难,因为大家价格一个比一个低,一模一样的产品你的产品价格高就卖不出去。
②另外还有服务、质量等信息的透明化,同样的价格,买家会选择评价更好、服务更好的那个;这就倒逼我们不得不优化产品质量、包装、物流、服务等来提高竞争力。
▌总结
总结一下,电商和线下相比有没有优势?
肯定有,首先小众、冷门产品的黄金时代到来了,越小众越好做,甚至有很大机会能成为大品牌;
其次,商业没有发生变化,只是更加接近本质,我们没有办法再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赚钱,而要把目光和重心放在产品和服务的优化提升上了;
劣势也是有的,最大的劣势就是,如果你做的产品是爆款产品,价格战厮杀是免不了的,你敢亏十块,就有人敢亏二十,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把竞争对手都熬走,谁就赢了。
但这么干利润空间很薄,而且往往你的竞争都是死了一个又有新的崛起,就像打地鼠一样,你怎么打也打不完。而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战略亏损,最后可能变成了长期亏损。
另外,靠低价做销售的方法很难留住用户,今天这个买家因为你卖的便宜而选择了你,下次他就会因为别人更便宜而选择别人,你想卖的好,就要一边卖的比别人便宜,一边不停推广获取新用户,但这个事情其实是不太可能实现的,资金撑不住。因此,电商对于卖家的营销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怎么样打价格战才不会让自己亏损?或者怎么样才能避免打价格战?
这都是电商卖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。
▌怎么应对电商的这些变化?
①差异化突围,尽量少参与白热化的价格战。
②优化服务质量,向服务型企业转型,用服务来提升产品溢价能力,培养自己的用户“鱼塘”。
有很多卖家会说,同样的产品我怎么做出差异化?做淘宝的人都知道,有的时候你和竞品都是从一个地方拿货,产品肯定是一模一样的。
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做差异化了。比如这个衬衫。
直观上来看,这四件产品都是一样的产品,属性都是纯棉的,颜色都是白色,都是长袖。
但定价就不一样了:28块9,82,139和290。价格最低的和价格最高有整整十倍的差距。
每一款产品都有不错的销售,因为这么大的市场,有人喜欢便宜的就有人喜欢贵的,也有人选择价格适中的,每一个价格段对应的客群都是非常庞大的。
我们来看看这四件产品在标题、主图上都是怎么做差异化的:
我们先看一下他们的关键词,首先第一个他做的关键词是工作服,职业正装打底,第二个做的是工作服,职业正装,三个做的是通勤商务优雅气质,第四个做的是品牌词。
再通过图片来分析一下他们的目标人群:
第一个目标人群明显是针对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;第二个针对蓝领,追求性价比的同时对品质也有了要求;第三个是G2000这个品牌,它针对的是都市白领。
第四个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它在整个市场中,图片的风格上是和其他的产品完全区分开的,模特的选择上更加自然亲切、随性,容易获得自由职业者、高端人士的青睐,因为这些人有一定的消费能力,很希望自己的穿衣风格和普通大众区别开来。
仅仅看标题和主图,我们就能够看到四个产品不同的风格和定位,所以,即便一样的产品,通过细节的差异化完全是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定位来的。关于定位后面我们还会抽丝剥茧拆开来详细讲。
①另外,这里有个问题,四个价位段的销量差别非常大,最便宜的明显销量最好,那我们直觉上会感觉他会更赚钱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特别喜欢做爆款的原因,谁不喜欢钱呢对不对?哪个赚钱做哪个。
但它真的是最赚钱的吗?我们不妨算一下。
假设几件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一致,28块9的销量最高,价格越高销量越低。但是利润呢?
通过对比我们发现,销售价格82元的产品是利润最高的,单月单品20万的利润。其次是139元的产品,利润10万。
在表格中虽然28.9元的产品利润比290元的高,但如果加上人力成本、仓储成本、库存损耗,谁更赚钱就不一定了。
290元的单品月销300件,一个人打包、售后肯定能搞定。而28.9元的产品月销8500件,一天要打包300个,一个人恐怕就搞不定了,加上售前咨询、售后处理,估计至少还要再招聘一个人,找一个人进来就意味着你至少每个月要多付出一万元的成本。
②还有,做过电商的都知道,销售价格越低,客户质量越差,差评越多,有时候同样的产品在淘宝正常卖的时候好评率99%,一上淘抢购、折800,差评率马上就上来了,这是因为价格敏感度比较高的人群对于产品反而比较挑剔,退货率也会飙高。
因此,无论是从利润还是从辛苦程度、承受的压力程度,走品质化的路线都比走低价跑量产品更为合适。
同样的产品,不同的定位决定你不同的销售价格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